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丁文娴、郁思辉、许仕豪)中关村南大街56号,首都体育馆墙体灰黄,外观庄重。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正在这里举行。北京冬奥会结束已近两年,但当你走进这座有着55年历史的老体育馆时,冬奥元素扑面而来。
加宽过的看台座椅、无障碍观众座席、专业灯光照明系统、音响设备……目之所及,处处是北京冬奥会的烙印。而赛场内外,在个体身上,冬奥会的印迹更是生动可循。
北京冬奥会时,王赣生是中方浇冰车司机主管,他在本次世界杯期间再次参与制冰工作。除了他,团队里还有六七人是冬奥制冰团队的成员。他们从11月19日开始,清洁场地、制作底冰、画点线、铺设比赛标识……直至成冰,28日请专业机构检测,29日正式交付。
“这次世界杯,还有上半年的全国冠军赛,制冰过程都让我想起冬奥会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大家一起奋斗的场景,一起向外国制冰师学习先进技术,回想起来确实有点激动。”王赣生说。
冠军赛和这次世界杯,裁判员贾东进也都没缺席。回到首体,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冬奥会那会儿。当时他负责教练员指挥席的裁判工作,世界杯期间则承担编排记录工作。
冰场之外,贾东进其实是一名IT行业从业者,因为喜欢短道速滑项目,2016年成为短道裁判。他笑言两者还挺相关,“因为编排工作也需要熟练使用电脑等”。作为体育老师的儿子,贾东进是不折不扣的运动达人,比短道裁判做得更久的副业是游泳教练,现在每天游泳、教游泳。
“国内短道裁判员的水平很高。”这句话贾东进连说几遍,“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季项目的标杆,竞技水平高,裁判员水平也就高,冬奥会的举办又推动了裁判水平的整体提升。这次世界杯的裁判,绝大多数都参加过冬奥会执裁。”
活跃在赛场内外的冬奥人,是更鲜活的冬奥遗产。用好冬奥遗产,从来不是一句写在规划里的空洞口号。
冬奥人怎么看冬奥遗产?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工作的王赣生信手举了好多例子:“我们沿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技术,绿色环保、节约能源;首体后面新起了一栋综合训练馆,具备医疗康复、体能训练、住宿餐饮等功能,运动员足不出户就能接受一体化服务;首体主场馆充分利用机会向群众开放,高频率承接文体活动……”
每次在首体举办赛事活动,王赣生心里都会生发出一股自豪感。“作为中国冰雪人,我希望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为我们国家在更多的赛场上争光添彩。”
而赛场之下,在推动冰雪运动向大众普及层面,北京冬奥会的强大助力同样毋庸置疑。
“大家对冬季项目的热情提高了很多。”贾东进深有体会,“之前冬季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现在南方很多省份也在开展,大家的兴趣特别足。北京过去练短道速滑的人很少,现在北京选手在有些比赛的小年龄组已经能称霸全国;河北、四川、广东、湖北等地的选手也能在全国比赛中拿冠军。感觉有了冬奥会,冬季项目就在全国铺开了。”
此次世界杯比赛的浇冰环节,现场主持人会与观众互动问答,冰迷们对短道速滑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令人惊讶。“记得有一个问题是列举本赛季所有世界杯的举办地,我以为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观众居然全答对了。”贾东进在场边“听傻了”,“大家不只关注中国队,对各队运动员都如数家珍。一个跟我学游泳的小朋友,他家长犹豫了一下要不要买票,几分钟后再看,票就全卖光了。这次比赛观众的热情,是之前不敢想象的。”
观众赵唯多也很享受现场的热烈气氛。她带着儿子和妈妈来看比赛,“想让小朋友也感受一下比赛氛围,希望他能喜欢上这项运动”。赵唯多尝试过滑冰、滑雪,北京冬奥会的举办让她更加关注冬季项目,也让她参与冬季运动的选择更加多样。“北京周边的滑雪场越来越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对市民来说真的很方便。”今年去崇礼滑雪了吗?赵唯多笑得很开心:“正准备去!”(参与采写:李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