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团队新成果深化对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认知-新华网
2025 08/15 08:43:42
来源:新华社

我国科研团队新成果深化对子宫腺肌症发病机制认知

字体:

  8月13日晚在线发表于医学学术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上的一项新成果显示,我国科研团队锁定了驱动子宫腺肌症的关键靶点——泌乳素受体,证明泌乳素信号的异常激活与子宫腺肌症相关。这有望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肌肉层所引发的常见妇科疾病,以痛经、月经过多、慢性盆腔疼痛及不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全球有数千万育龄女性受此病困扰。治疗这种疾病通常采用以雌激素、孕激素信号为靶点的激素疗法,虽可缓解症状,但存在抑制生育功能、引起骨质疏松等副作用。此外,由于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年来科学家没有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也制约了新药研发。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肖瑞平教授、胡新立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团队,对13例子宫临床样本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发现,患者子宫内膜和异位病灶中的泌乳素信号异常活跃,且该信号对异位内膜细胞的增殖及子宫组织的纤维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疾病进展。

  研究团队对患有子宫腺肌症的小鼠,使用靶向泌乳素受体的单克隆抗体新药HMI-115展开精准干预,发现可缓解疾病进展甚至显著减少病灶发生,且不影响小鼠主要性激素水平。HMI-115去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肖瑞平说,此研究证明了泌乳素受体作为子宫腺肌症治疗靶点的有效性,深化了对发病机制的认知,“随着靶向泌乳素受体药物研发推进,有望使患者告别传统药物治疗的副作用,缓解病痛”。(记者魏梦佳)

【纠错】 【责任编辑:毕尚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