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鲍赫、李春宇)9日,初秋清晨,国家体育场“鸟巢”洋溢着欢声笑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上万名学生、教师和家长齐聚于此,用一场趣味运动会开启新学期。
晨光映照之下,孩子们迎着朝阳,快步走进这座曾承办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双奥场馆”,随着该教育集团第三届体育节启幕,“鸟巢”化身童趣盎然的运动乐园。
图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三届体育节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绿茵场上,学生手持红旗奔跑入场,在场地中央列成整齐的方阵。除了视觉上的震撼,科技元素带来的惊喜同样引人注目。开幕式上,人形机器人挥舞红旗登场,操控它的是三年级学生马翊杰。“我和老师一起完成了机器人的调试。”马翊杰兴奋地说,“我对科技特别感兴趣,今年还去看了机器人大会和机器人运动会。”
比赛开始后,欢呼声、加油声此起彼伏。五年级的“滑滑车大接力”率先点燃赛场,在跑道上展开角逐;三年级“旋风跑”项目需四人协作持杆绕桩,考验团队默契;六年级“万水千山大接力”涵盖丢沙包、跳绳、滚轮胎等多种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体能。
图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三届体育节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我平时比较喜欢跳绳,一分钟能跳140多个,练习网球也有一年多了,在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快乐。”该校五年级学生丁筱玥说。
孩子们在赛场上团结协作、共同拼搏,彰显运动魅力。“比赛教会孩子全力以赴,也让他们学会面对输赢——赢了能收获自信,输了能学会复盘;和队友一起配合闯关时,还能培养默契与责任感,慢慢懂得团结的意义,这些都在悄悄地帮助孩子搭建更强大的内心。”该校六年级学生李浣骁的妈妈说。
本届体育节设置20余个项目,覆盖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还包括亲子共同参与的“投包入筐”“推大球比赛”等环节,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程联动”。活动设计不仅关注竞技性,更注重趣味性和教育性,如“最长的绳子”“修建隧道”“攻城夺宝”等集体项目,均需团队协作完成。
图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第三届体育节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我校始终坚持‘体育是第一学科’的理念,让运动惠及每一位学生。”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表示,“我们把教育智慧融入体育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引导孩子在体育运动的团队合作中补强短板、发挥优势,儿童通过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协调发展,也能推动智力发展与身心健康。”
该校的改革实践是北京持续推动体育教育改革的缩影。近年来,北京推出校园体育改革,从课间延长5分钟,再到开展“班级联赛”,孩子们的运动时间得到扩充。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首任院长毛振明说:“小学阶段让孩子科学、有趣味性地动起来,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受益的运动习惯,这是真正为他们未来赋能。”
本次体育节也拉开了北京市中小学“学练赛一体化”体育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展示的序幕。芦咏莉说:“未来,我们将持续通过班级联赛、课间微改革、社会场地共享等方式,构筑更立体的青少年健康促进体系,实现体育育人、全面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