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5日),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首批统一登记的营业执照正式颁发,标志着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重要制度创新突破。
据介绍,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京冀两地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协作,率先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启动经营主体登记注册一体化改革。此次改革的核心亮点是统一规范营业执照上的住所登记信息。今后,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新设立或变更登记的经营主体,其营业执照“经营场所(住所)”栏将统一标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字样,实现企业登记业务“一口登录、跨域协同”。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申请人办理业务时,可登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体化登记平台”专属入口,录入预登记地址,系统便可自动识别管辖范围,提升跨区域服务便利化水平。
“以前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注册企业,得先搞清楚地块属于北京还是河北,因为流程不一样。现在通过一体化平台在线申报,流程清晰、操作便捷。拿到的新营业执照上还写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元械纪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已实现雄安新区跨省市业务通办,推动京津冀203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及209项资质互认事项落地实施,并通过“云窗口”实现跨区域“一站式”办理,切实解决企业“多地跑”问题。下一步,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临空经济区政务服务一体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此外,在2025年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此举是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助力“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临床急需药械进口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效能的重要实践。(记者 张知依)
(原标题:首批统一登记的营业执照正式颁发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实现企业登记跨域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