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魏梦佳、辛予溪)“北京大学人工智能治理国际圆桌对话会”日前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成功举办。众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围绕人工智能展开深度对话,以期寻找人工智能治理创新路径,并呼吁各方加强治理合作,携手应对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
此次对话会包括主题为“中外人工智能治理模式的异同与交汇”“人工智能的安全底线与创新活力的平衡”的圆桌论坛以及问答讨论。活动期间,来自中外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界的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治理模式、治理难点、安全监管,以及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合作与治理路径等分享观点,深入交流讨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表示,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产业、社会与全球格局,亟需在安全底线和创新活力之间找到关键平衡,这离不开学术界、政策界和产业界的跨界、跨学科合作。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贾庆国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复杂的伦理挑战和治理需求。各国须在防范具有自我意识的AI、界定AI伦理红线、打击AI赋能国际犯罪等关键问题上建立全球共识与底线,构建严格的风险防控机制,防止技术滥用对社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他呼吁,面对人工智能的全球性影响,国际社会需加强对话协作,在尊重各国治理特色的基础上寻求共识,构建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地特色的治理体系,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朝着安全、可控、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造福人类文明。
本次活动为北京大学“临湖智库国际讲坛”特别圆桌活动,由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办,旨在打造临湖智库系列品牌活动,推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咨政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智库研究氛围。









